6種常見教育案例,揭開如何養育孩子的真相,做會關心孩子的父母
2023/04/13

我們是不是都有過這種感覺: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在一頓「火力輸出」之后,或許是為了安慰孩子,也為了安慰自己,經常會在最后補上這麼一句:「我還不是擔心你!」

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就是:我就是因為擔心你,才說了傷害你的話。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有不少父母在用言語傷害孩子心理的同時,卻總是振振有詞地說:「我都是因為擔心你才這樣,這是愛你的表現。」

認真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如果我們把「擔心」孩子,改為「關心」孩子,就會收到完全不一樣的教育效果。

01 孩子犯了錯誤

●案例:孩子和同學在班上因一件小事情打了一架,犯了錯誤,被老師批評。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這樣下去,會造成什麼后果知道嗎?你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到時候怎麼辦!」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還好嗎?我想沒有人會去故意犯錯,只是這個結果確實讓人懊惱,是嗎?需要爸爸媽媽陪你一會兒嗎?」

「如果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就和我們說說。」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犯了錯本就惶恐不安,父母的「擔心」反而加劇了孩子的負面心理,無助于孩子改正錯誤。

用「關心」孩子的口吻說出來的話就不一樣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切,這對孩子改正錯誤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02 孩子拖拉磨蹭

●案例: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一個小時過去了,才寫兩行字。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看看你,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的,這種學習態度太糟糕了,再這樣下去你的作業就完不成了!」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我看你一直在玩,不想動手寫作業,是覺得有點難,還是感到有點累?不妨跟爸爸(或媽媽)說一說,看看我們能幫你做些什麼。」

「哦,是太累了?那再休息十分鐘夠嗎?」,或者是「哦,你覺得題目太難了,那怪不得,爸爸(或媽媽)和你一起看看,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解決難題的辦法。」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寫作業拖延是很多孩子常見的一個毛病,發現這種情況,我們先不要急于去指責孩子的不是,因為這種簡單的指責是不可能改變孩子拖延的毛病。

我們要做的就是從「關心」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寫作業拖延的真實原因,根據具體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能有效改變孩子寫作業拖延的毛病。

03 如果孩子撒謊

●案例:孩子不小心把家里的大花瓶給打碎了,卻甩鍋給家里的貓,對父母撒謊說是給貓碰倒了。後來父母在回放家里的監控視訊時,才發現孩子撒謊的真相。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太讓我傷心了,你以后再敢說謊,我就打爛你的嘴,小小年紀就學人家撒謊!「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爸爸(或媽媽)知道,事情可能不是這樣子的,可以跟爸爸(或媽媽)說出你在害怕或在擔心什麼嗎?或許我們可以幫到你。」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闖了禍之后,往往會因為害怕被父母指責批評,而用撒謊的方式來隱瞞自己的過錯。父母如果處理不當,孩子以后遇到同樣類似的事情,就會繼續向父母撒謊。

如果父母站在「關心」孩子的角度,鼓勵孩子把內心的顧慮和不安說出來,反而很快就能幫孩子走出心理危機。

04 孩子考砸了

●案例:孩子在這次五年級期中測評中考砸了,語數英三門功課都只是剛過及格線,成績十分不理想。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這個成績,是不可能考上高中的!你每天還不知道要抓緊學習,還敢偷玩游戲,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啊?真是氣死我了!」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這個成績,離考上高中分數線確實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你會不會感到很焦慮啊?會不會信心不夠了?「

「其實爸爸(或媽媽)已經看出來了,要實現考上高中的目標的確不容易,不過,好在從今天開始,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每天只要保證進步一點點,要實現你的目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爸爸(或媽媽)今天要在這里給你交個底,只要你付出努力了,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會支持你!」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考試考砸了,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其實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父母擔心孩子的未來,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過猶不及,父母在學習上過于擔心,反而給孩子增加思想負擔,孩子哪里還能做到輕裝上陣了。

換種「關心」孩子的說辭,就完全不一樣了,父母給予孩子十足的安全感和持續的鼓勵,是促使孩子增加學習信心的重要因素。

05 孩子沉迷電子游戲

●案例:軍軍已經讀六年級了,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了,可他最近卻沉迷于電子游戲,有好幾門功課都亮起了「紅燈」。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成天就只知道玩游戲,再這樣發展下去,你學習就要完蛋了啊!「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感覺你最近花在玩游戲的時間比較多,不太像以前勤奮努力的你啊,爸爸(或媽媽)猜想你是不是在學習上遇到了什麼困難?還是因為游戲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有點兒停不下來?」

「不過,爸爸(或媽媽)覺得,被游戲吸引了也很正常,游戲的設計師就是要想方設法要打敗所有的人,讓他們只要碰到游戲就停不下來。」

「所以,我理解你抵抗游戲的誘惑很難,但我們還是得想個辦法頂住這個誘惑,不要輕易被游戲設計師給打敗,好嗎?」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沉迷游戲,是個教育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父母一定要有同理心,而不能高高在上,用教訓的語氣來批評孩子,這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06 孩子厭學

●案例:雯雯最近因為厭學,幾次都哭喊著說不想上學了。

◆「擔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你不上學怎麼辦?想都別想!以后不許有這樣的想法!」

◆「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

「哦,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和爸爸(或媽媽)說一下,你有什麼想法,是遇到什麼事情了嗎?」

▉教育案例分析:孩子厭學的情況在現實中并非少見,如果遇到孩子厭學,我們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深入的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在具體操作上,不要給孩子過大的精神壓力,以激勵和發展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多鼓勵孩子,促使孩子走出厭學的「泥潭」

結語

我們在教育孩子上要盡可能減少無效的「擔心」,多一些直抵人心的「關心」,這才能讓孩子滋生出勇氣去面對現實,改變自己,讓未來的自己越變越好。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