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代,已經是網絡信息時代了,電視已經成為了每個家庭的標配,更由于疫情的影響和網絡教育的發展,或是某些父母的帶娃方式影響,孩子們也更加頻繁的接觸到電視。
迪迪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媽媽休假在家,所以都是媽媽帶著迪迪,迪迪也是快樂的成長著,身體健康,吃嘛嘛香,整天快樂的像個小天使,經常用好奇的大眼睛探索著這個世界。
後來,迪迪長大一些的時候,迪迪媽媽的假期也用完了,該上班了,于是,迪迪就交由爸爸照看了。迪迪爸爸是一名自由職業者,所以工作時間非常靈活,能夠隨時照看孩子。
不過,工作時間靈活,不代表沒有工作,迪迪爸爸也是不可能一直帶著孩子不工作,在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會非常安靜之后,爸爸似乎就發現了「新大陸」,當自己工作的時候,就打開電視,讓迪迪自己看,而自己就投入了工作。
這個辦法似乎很可行,不過,隨著迪迪的長大,迪迪的媽媽似乎發現迪迪有什麼不對勁,迪迪的視力似乎不是很好,并且迪迪的語言能力似乎弱于同齡的孩子。
于是,迪迪媽媽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的眼科檢查,醫生檢查過之后,表示孩子的視力確實很差,但是同時告訴迪迪媽媽,孩子的視力在3歲前本來就很差,這是因為視力發育不完全導致的。
所以現在還不能夠確定孩子的視力到底有沒有問題,但是建議孩子少看電視、手機之類的東西。
聽到醫生的話,迪迪媽媽的心稍微有些放下,回家后就囑咐迪迪爸爸,帶孩子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孩子看電視。
而迪迪爸爸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便注意限制迪迪的看電視時間和頻率了。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迪迪看電視的時間和頻率雖然得到了限制,但視力問題并沒有好轉,最終迪迪被查出近視,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戴上了眼鏡。
至于迪迪的語言問題(口齒不清,表達模糊),直到上小學才有所改善。而這些,其實都是因為看電視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電視?背后的原因家長要懂
《教書育人》中提到:孩子們對電視的迷戀程度大大超過對語、數、外的興趣。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沉迷電視呢?
◎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
迪迪爸爸對于孩子所實施的教育方式,其實就是一種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像這樣的帶孩子方式,在生活并不罕見,很多家長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樂得清閑」,或是暫時的調整一下自己的精力體力等等。
不過,最終大多數的家長都可能會像迪迪的爸爸一樣,
將讓孩子看電視作為一種依賴性的帶娃方式。
家長的這種不負責的行為,最終會導致孩子過量的接觸電視,從而逐漸的養成一種看電視的習慣,沉迷于看電視。
◎時代因素的影響
時代因素其實也屬于一種大環境的影響。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電視已經成為了每家每戶的標配,并且很多人在交際的過程中,也會談到一些電視節目等。
而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還會接觸到一些多媒體教學等,甚至一些店面廣告、公共屏幕等,都開始播放電視。
這就導致生活在大環境中的孩子被動的受到了影響,過量的接觸到電視,從而逐漸的出現沉迷電視的情況。
◎電視展現方式的特殊性
孩子在正常接觸信息的時候,一般都是接收來自于環境的自然立體圖像信息,這種圖像的展現是帶有關聯性和因果關系的,并且展現的速度是比較緩慢,信息量較少的。
而聲音信息也是一樣,自然界中的聲音信息都是帶有關聯性與真實性的。在這樣的信息獲取環境下,孩子的大腦就能夠更好、更完整的去處理和分析這些信息。
但是電視的展現方式
卻完全不是自然性的,電視屬于一種高速率的音視訊展示,圖像的信息含量巨大,導致孩子的大腦無法及時的去處理和分析信息,從而導致孩子只能夠被動的接受信息。
而時間一長,孩子的大腦就會開始產生惰性,不愿意接受自然界的那些自然信息,更愿意接受電視這種高頻的被動性信息,從而出現沉迷電視的情況。
孩子沉迷電視會有3大「潛在」影響在等著,家長一定要重視
《家長》中提到:有的時候你會發現,越是不讓孩子看電視,他就越想看,甚至反抗家長。
可見,沉迷電視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影響一:會降低孩子的健康程度
看電視對于孩子的健康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大多數人都知道看電視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很難挽回的影響,讓孩子出現近視、弱視等視力問題。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沉迷電視不僅僅會讓孩子的視力受到影響,還會導致孩子的語言能力、肢體發育、健康程度等不斷降低。
就比如孩子經常看電視的話,就會導致孩子與家長的語言互動巨量減少,孩子語言鍛煉的機會減少,孩子詞匯的掌握度和熟練度降低等等。
又比如孩子看電視經常保持一個姿勢,那麼孩子孩子的體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生長、新陳代謝等等。總之,長期看電視對于正在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危害是很大的。
影響二:孩子的感知覺會受到影響
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會出現「叫不應、喊不聽」的情況,這種情況并不是孩子太過「專注」,而是孩子的感知覺受到電視的影響,出現了遲鈍現象。
孩子其實知道家長在叫自己,但是孩子的大腦因為墮化的原因,并不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指令,而是會延時發出指令,或是因為惰性而直接忽視回應。
這種情況如果放任不管,那麼孩子在以后很可能會變成一個「遲鈍」的人,做事遲鈍、反應遲鈍等等,讓人感覺很「傻」。
影響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可能會出現問題
寶寶的感情生活主要源于親子活動,寶寶的心理環境建設主要源于親子互動,寶寶的情緒養成主要源于家長的影響。
可以說,孩子情緒心理方面的成長,都是和家長、家庭、家教有聯系的,而看電視這種行為就會極大的減少孩子與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導致孩子的情緒、心理發展得不到引導幫助,不利于孩子的情緒穩定、情緒管理以及健康心理環境的塑建等。
更有一些沉迷于電視的孩子,已經對電視形成深深的依賴心理,這和「吸食[毒·品]」的效果類似,只不過[吸·毒]對人的傷害是身體上的,而沉迷電視是一種精神上的。
當一些嚴重沉迷電視的孩子被限制看電視之后,很可能會發生一些過激的行為,比如大哭大鬧、摔東西、離家出走等等。
事實上,電視并非是洪水猛獸,好好利用電視,或許能帶給孩子意外的收獲,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利用看電視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電視并非是「洪水猛獸」,若家長懂得利用好電視,也會能成為「好幫手」
當然,電視作為時代的產物,并不是只有壞處的,還是有一些無法替代的好處的。
《小學教學研究》中指出:電視教育是最好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之一。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地利用電視,那麼電視給孩子將會帶來很多的好處。
首先,家長做好看電視的時間規劃
直接切入主題:在現在國內的社會環境中,嬰兒期的寶寶不建議看電視,幼兒期寶寶可以以單次10分鐘,30分鐘/天的標準看電視,學齡前寶寶可以以單次10分鐘,60分鐘/天的標準看電視,學齡階段的孩子要適度看電視,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白天上學,晚上寫作業睡覺,看電視的時間并不多,在假期的時候,一般每天不超過2個小時。
在疫情期間,有相關人士進行過統計,每天網課3小時以上的孩子,大部分視力都受到了影響。所以,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建議超過2小時,且每30分鐘應該休息一下眼睛。
其次,要引導孩子看一些有益于孩子成長的內容
大人看電視是消遣,還看電視更應該偏向于學習。所以,建議孩子看電視的內容保持在寓教于樂方面。
比如小寶寶看一些專門的寶寶節目,學生階段的孩子看一下適齡的科普、教育類節目等。
家長一定要注意進行節目篩選和限制,因為現在很多本以為是健康的節目,都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素,就比如現在很多動畫片,都帶有血腥暴力[色.
情]的場景,這些都是不適合孩子看的。
最后,要注意采取正確的方式看電視
在看電視的時候,也要注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姿態,不要整天貴妃躺、趔趄、仰八叉的看電視,看電視的時候要讓孩子端正坐姿,有些注重形體的家庭,還可以讓孩子邊使用形體棒邊看電視,有效利用看電視的時間來達到一些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目標。
寫在最后
看電視這種行為,在目前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行為,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正確的看電視,而不是直接禁止。因噎廢食永遠都是一種不正確的家教方式。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