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康20多年后重新來過:演員只是副業,熱愛生活使我成為百億富豪
2023/04/13

上世紀80、90年代是家里電視機最忙碌的時期。家里的老人愛看《曲苑雜壇》、社會時事,放學回家的孩子們吵著要看動畫片,中間那輩則是喜歡看各種題材的電視劇。可以說是誰手里拿著遙控器,就說明了他的家庭地位。

不過也有大家不爭不搶的時候,就比如說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劇,還有四大名著里除了《紅樓夢》以外的電視劇,那都是老的小的都愛看的節目。

而1998年橫空出世,金庸先生的表侄女瓊瑤所創作的《還珠格格》更是和《西游記》一起長期霸占著暑期檔。

劇中的角色敢愛敢恨,為了心中覺得是對的,不惜三番兩次的和乾隆對著干。

皇后娘娘和容嬤嬤的百般刁難,每每讓人揪心萬分,讓人恨不得要沖進屏幕里去救人。

但是,愛看瓊瑤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她筆下的作品到處都是虐心的愛情,就算被定義為喜劇的《還珠格格》也不例外。

有五阿哥和小燕子這對身份上極不相配,性格也是兩個極端的,最后為了彼此改變自己,相互遷就走到了一起。

也有含香和蒙丹這樣一句誓言,千里相隨,生死相依的,在眾人的幫助下遠走天涯。可要說最虐心的還是爾康和紫薇這一對了。

從歷盡千辛的認親,到面對晴兒的情感危機,再到全體出走遇到殺手紫薇失明。他們所經歷的磨難遠非小燕子和五阿哥那對歡喜冤家可以相比。

也正是因為觀眾們看著他倆這一路風風雨雨的走過來是多麼的不容易,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覺得在現實中,爾康和紫薇也是極為般配的一對。那麼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不經意的開始

其實從《還珠》之后兩人再也沒有過合作這一點,就能看出真實的兩位演員相處的并沒有戲里那麼融洽。

不過按照常理來說,處不來的人少接觸便是。好歹也曾一起合作創造過輝煌,彼此留下個好印象,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也能給觀眾們留下個美好的回憶。

可是台灣一檔以低俗、惡搞、毒舌為賣點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徹底打碎了這對劇中的金童玉女給觀眾們描繪的苦盡甘來的愛情。

節目中的紫薇絲毫沒有劇中的那般溫文爾雅,反而像是小燕子那樣的鬼馬精怪。津津樂道地談著自己讀書的時候如何坐在教師第一排,在老師的鼻子底下偷吃泡面,又是如何偷吃同學便當里的肉不被人家發現。

後來談到她演藝生涯中的數次吻戲,一些驚人的言論卻讓曾經喜愛她的觀眾大跌眼鏡,甚至還把爾康推下了深淵。

例如她拿到一則廣告的劇本后得知劇情中有吻戲,她便問導演對方長得帥不帥。當得到對方長得蠻帥,而且還是個日本人的回答后,她毫不猶豫地說了句「OK」。

而問起讓她火遍全國的《還珠格格》里和爾康的吻戲時,她卻一臉鄙夷,直言當時緊閉著牙關,抵抗爾康伸出的舌頭。

這番言論一出,輿論瞬間炸開了鍋,一邊倒的指責爾康借機吃女演員豆腐。

更讓人疑惑的是,這只是個開端。從那以后的幾年時間里爾康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黑料被爆出。

什麼打保安啊、疑似酒駕肇事逃逸啦、耍大牌欺負新人不尊重老演員之類的層出不窮。就好像在那個年頭,哪家媒體不黑一下爾康就是損失一樣,儼然一副墻倒眾人推的畫面。

可作為事件男主角的爾康對自己這一身的黑料卻很少出面回應,常常只是在自己的微博下舉一反三,讓網友們自己慢慢品,自己去分析真相。

至于為什麼這麼做,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為懶,懶得去辯解,反正自己沒什麼損失。

反觀現在的娛樂圈,但凡明星遇到什麼風言風語,微博立馬會貼出報警回執單或者律師函,生怕別人把謠言當真。

相比之下,爾康的做法即滿足不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又不能讓自己從各種輿論風波中抽身。

遲來的回應

最終從火遍大江南北,轉入了半退圈的狀態,幾乎很少有新的作品,只是在一些綜藝里還能看到他。

所幸的是,人們也終于在這些節目中聽到了他對自己這一身黑料的回應。孰是孰非沒人敢說個肯定,還是先來看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吧。

舌吻事件

其實還沒等爾康自己出來回應,就有網友把《還珠》中這個片段剪輯了出來放到了網上,并用慢鏡頭逐幀觀察了爾康的舌頭。

事實證明兩人的這段吻戲正如瓊瑤阿姨所言,很爛。既沒有激情,也沒有感情,只是兩只啄木鳥在互啄而已。這和其他很多文藝電影中的吻戲相比,簡直太不專業了。

而他自己的說法很簡單,就是沒有。并且還說紫薇當時是在主持人的誘導下說的這些話,很明顯那是節目效果,是台灣的娛樂綜藝慣用的伎倆。

讓明星出丑來取樂觀眾,這和日本的綜藝節目如出一轍,畢竟台灣受日本侵占數十年,很多方面都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它們的影響。

但是,在內地就沒有這樣的情況,節目組和藝人都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不然粉絲們就不會買賬。

所以,在不同的道德標準下,台灣的綜藝節目效果被內地的部分觀眾過分解讀成了紫薇在控訴爾康,最終導致了爾康被黑成了包拯。

好在這檔綜藝因為內容太低俗已經被內地封殺了,等我們把台灣收回來再慢慢矯正他們的三觀吧。

打保安

爾康對這件事情的解釋也很簡單,幾個反問就把問題的關鍵指了出來。

首先他真的是保安嗎?我真的打了他嗎?為什麼只放定格的截圖?爆料者敢把完整的視訊放出來給大家看嗎?

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除了文字和截圖,再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被爆出來。

如果這事屬實,那麼被打的保安大可拿著視訊證據去報案,不管是故意傷害還是尋釁滋事,我想爾康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幾行文字,幾張截圖,同樣的手法,不知道有多少位明星栽了跟頭,也不知道毀了多少人心中的偶像。

酒駕肇事逃逸

這件事情其實沒什麼爭議,的確錯在爾康,而且他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不過即便是交管部門結了案,想黑他的人也不會善罷甘休。

先讓老司機們來評說一下這場事故。凌晨四點,爾康駕駛黑色無牌照奔馳車超速行駛,撞上了對面車道駛來,正在左轉的出租車,造成了兩名乘客和司機不同程度的受傷。

根據交警的判罰,爾康超速,無號牌承擔主要責任,出租車左轉應該禮讓直行車輛承擔次要責任。

沒有人在事故中喪生,所以這是一起再平常不過的交通事故了。但是爾康卻犯了一個錯誤,這才讓黑他的人有了抓著他不放的資本。

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在實名報完警,留下有效聯系方式后就擅自離開了事故現場。

盡管據他自己和目擊者的敘述,他在現場停留了約20分鐘等待交警和救護車的到來,但最終的結果就是交警到場時他不在。

事后爾康也承認了他當時考慮的不夠周全,心里只想著躲鏡頭。

以為自己報了警就不算是逃逸,這才擅自打車想去醫院,後來半路上感覺自己并沒什麼大礙,就改道先回家了,直到12個小時之后才去交警隊處理事故。

這個舉動不禁讓網友們紛紛質疑起他這十二小時到底是在躲避什麼,難道真的是喝了酒怕被查出來嗎?

其實,查看當年關于酒后和醉酒駕駛的處罰就能知道爾康大可不必為了躲避酒駕而逃逸。

酒駕入刑是2011年才開始的,爾康的那起事故發生在2009年,也就是說就算他真的酒駕,那判罰的尺度也和無牌照和逃逸這兩個罪名差不多。

如果說爾康真的想要逃逸,那麼他為何不一下車就捂著臉跑了,非要在原地呆個20分鐘讓別人認出來,還自己報了警,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事后他欣然接受了央視法制欄目《今日說法》的采訪,還在欄目組的協調下登門給女性傷者道了歉,并獲得了原諒。

而另一名聲稱聞到爾康身上有酒味的男性傷者卻從頭到尾不肯接受《今日說法》的采訪。

欺負新人,不敬前輩

說是,一場和李冰冰的落水戲,寒冬臘月的,讓人家姑娘家家的冷水里泡著,自己卻說要上廁所。

爾康的回應是,如果確有其事,那從水里出來跑去上廁所的才叫折磨。

看來造謠者缺乏生活中的基本常識,分不清到底是水里冷還是在岸上吹著冷風和被蒸發的水蒸氣帶走熱量來的冷。

更何況爾康也說了,根本沒有包拯和楚楚落水的戲碼。為此我還特意去查找了下相關的劇情,發現有落水戲份的是龐飛燕和公孫策,包拯則是頭上包的跟個小白兔似的和楚楚在船上待著。

若是非要說包拯掉進水里的戲份,那只有《少年包青天》第二部里,蜻蜓郡主把包拯搖下了船,不過這里的包拯是陸毅演的。不知道爆料的那位看的到底是第幾部呢?

落水這里是陸毅演的

至于不敬前輩這一條就更好笑了。該消息來自一個台灣的資深娛樂記者,完整的意思是說大陸的娛樂圈亂象,女明星被潛規則,男明星也不好過,對前輩不敬就容易被封殺。

然后他就舉了一個爾康的例子。說在拍攝《少年包青天》時,爾康對陳道明的表演指指點點,惹怒了這位前輩,因而遭到了封殺。

沒想到還沒等爾康看到這個新聞,陳道明就先一通電話打給了他。痛斥這幫娛樂記者都在胡說八道些什麼,自己要是有能力封殺誰,第一個要封殺的就是這些張口就來的人。可不是麼,爾康的一句回答就讓這樣的謠言不攻自破。

「師父,你理他們干嘛,我都不關心這個。」

沒錯,私下里他倆可是師徒相稱,就算徒弟對師父的演技有什麼疑問,那也是出于對表演方式的探討。

因為這個就要封殺別人,真不知道這個黑料是在黑爾康呢,還是在黑陳道明了。

真正的加害者

除了這些,爾康的黑料還有不少,在此也不一一羅列了。

雖然紫薇在綜藝中的隨口一提是這一切的開端,但真正把他黑成包拯的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娛樂記者,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

而這些人的做法通常有一個專業的名詞來形容,那就是網絡暴力。

爾康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個執拗的人,面對網暴他從來不會選擇低頭,所以他就這麼白白的被黑了20多年。

那些黑他的人無非就是兩類人,一類人是想借著黑他的熱度從中獲利的,這類人從來不會在意自己不實的言論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麻煩,承受多麼嚴重的損失,自己的利益永遠是第一的。

他們往往只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能輕易毀了別人的一生,這樣的事情早在娛樂圈里屢見不鮮。

爾康也只是眾多受害者當中,為數不多不肯服軟的人。而更多的受害者往往會選擇破財擋災,于是就更助長了那些加害者們的氣焰。

還有一類是看不慣他,想毀了他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成功了。

在爾康演藝生涯的黃金時期,他只留下了那幾部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然后就被拉入了輿論的泥潭無法抽身。

漸漸地,他遠離了這個曾經讓他風光無量的娛樂圈,變成了一個資深的農民。這樣的結果不知道那些想毀掉他的人是否滿意,不過爾康自己本人還是挺滿意的。

回歸田園,黑風又起

遠離了烏煙瘴氣的是非之地回歸田園,和人們賴以為生的糧食作伴,他突然發現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東北他承包下了2000畝地,花了幾年時間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打造成了一片肥沃的良田。

不僅生產著優質健康的有機大米,其他諸如油鹽醬醋茶等相關的農副產品也一應俱全。

當疫情肆虐我華夏大地時,他第一時間為奮斗在第一線的逆行者們捐出了20000斤自己產的大米。

可是雖然收到了無數的好評,但也不乏一些陰陽怪氣的聲音質疑他怎麼不實質性的捐款,而是把自己賣不掉的大米給捐了。

雖然在東北稍微好一點的米也只要四五塊錢左右一斤,按理說這20000斤大米可能也就10萬塊錢左右,和其他一些動輒捐款百萬的明星根本比不了。

但實際上,爾康這自產自銷的米并沒有這麼廉價。之前說了他的地里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而這只是保證大米不受污染的條件之一。

其次他也不用收割機來收割,而是采用純手工,耗費了大量的人力來收割,這自然也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所以,他自己產的大米普通的都要賣到68元一斤,好一點的甚至要128一斤,那麼20000斤大米的價值就少說都要130萬了。

聽到這個價格,習慣了黑他的人仿佛又聞到了包拯的味道。

于是乎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又響了起來,憑什麼他賣的米這麼貴,還有的人叫囂著要去物價局投訴,大呼這個價格就是在交智商稅。

可是,他并沒有強迫任何人非要買他的米來過日子啊,他甚至沒有把自己的產品投放到任何的渠道,想要買這麼貴的米和農副產品只能通過他自己。

如果說,他用高價的商品取代了原本廉價的生活物資,那恐怕國家都不會放過他。而現在不放過他的唯有那些只是為了黑他的人而已。

明星搞搞副業,用自己的名氣為自己創造收入的情況不在少數,而他更是把副業搞成了主業。

本來只是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吃的健康,沒想到卻意外為他積累下來億萬的財富。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要謝謝那些把他從娛樂圈排擠出去的人呢。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