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歲是孩子情商發育的最佳年齡階段,而3~6歲這個階段,更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階段。
如果家長們能夠在這個階段內,合理、正確的對孩子的情商進行培養,那麼孩子不僅情商會提高,還有利于孩子以后的社交、文化學習、性格以及自信建立等,對孩子的成長好處很多。
睡前1小時,堅持陪孩子做的3件事,孩子情商高更聰明
現在的孩子,大多情商都是比較一般,甚至有些孩子的情商低得令人咋舌。而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家長們沒有抓住孩子的情商培養關鍵期,從而導致孩子在情商發育的關鍵時刻,沒有接受到相應的情商引導教育。
這時候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們又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士,怎麼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其實,培養孩子的情商并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困難,有時候抓住睡前的1小時間,就能夠讓孩子的情商得到培養。
童童就是一個情商比較高的孩子,僅僅是小學生,但是在接人待物方面,就顯現出了很高的情商。
比如最基本的禮貌禮儀,童童在見到熟人的時候總會主動的打招呼,無論是鄰居親戚,還是朋友同學,甚至是同學家長。這一點,真的比很多大人做的都好。
童童的為人處世也非常的讓人滿意,別看他是個孩子,人緣特別好,小區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喜歡他。
而且他還特別懂得尊重別人,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會很積極地道謝,并且還懂得「幫回去」,可以說童童的情商真的令人很佩服。
那麼,為什麼童童的情商這麼高?跟他的父母聊過之后才知道,他媽媽在他學齡前階段的時候,每天晚上睡前都會陪他做3件事。
時間久了,孩子的情商提高了,也更聰明了。
第一件事:陪孩子聊天
童童的媽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和孩子聊會兒天,一方面是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進行詳細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幫助孩子解決成長問題。
而還有一方面就是為了教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為孩子打好社交禮儀基礎。
媽媽并不是直接教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用「示范影響」的方式,比如自己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會怎麼說話。
比如遇到什麼情況自己會怎麼說,媽媽都表達出自己的言行方式,只是以聊天的方式說給孩子。
而童童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媽媽的話影響,從而變得情商高。而這其實就是父母的模范作用,孩子既感受不到學習壓力,還能夠無形中增加社交知識等等。
第二件事:給孩子講故事
童童的媽媽還會在睡前給童童講一些有關情商的小故事,并且講的很多都是貼近生活場景的故事。
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在腦海中展開想象,將故事中的場景具象化,從而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件事:和孩子一起看繪本
有時候,媽媽也會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富含情商知識的繪本,因為繪本上一般都是圖文展示的,孩子能夠通過繪本的圖畫和文字,更加深入的接受到情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