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越長大越不親近奶奶?并非孫子和兒媳不孝,背后娃有苦衷
2023/04/17

掏心掏肺把孫子帶到大,結果孫子上學后,卻跟自己不親近了。這讓一些當奶奶的很受傷,情感上根本接受不了。

有位孫奶奶直言,自己人到晚年了,雖然兒孫滿堂,衣食無憂,但卻越來越 抑郁了。過去還有心情跳舞打牌,近幾年好像完全沒了興趣。

原因就是孫奶奶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她說,「我親自帶大的孫子,今年好幾個月了,都見不到一面。之前孫子還很樂意跟我視訊聊天,現在 連視訊都不發了,跟我一點不親近,感覺他把我忘得一干二凈。

我聽說,他跟媽很親近,周末總一起出去玩。本指望他能在我晚年時孝順我,沒想到成泡影了。」

孫奶奶說,她算是看透了。當奶奶的對孫子再好也沒用,孫子小時候沒啥記憶,等孫子稍微大一些后, 人就容易「變心」了。

沒想到,孫奶奶跟一些同當奶奶的人,講了自己的心里話,卻招來了大家的大吐苦水。這些當過奶奶的老年人,湊到一起,各有各的煩悶。

李奶奶說:「我只是說了幾次兒媳婦,打扮的跟個女妖精一樣。大概是兒媳婦生氣了,都不讓孫子來看我了。」

張奶奶說:「我孫子的表現, 讓我失望透頂了,他小時候我可沒少花錢,現在長大了,完全把我拋腦后了,根本想不起來我這個奶奶了。」

總結來看,在這些奶奶之中,對孫子輩分的孩子大都有抱怨。尤其是想念孫子卻不得見的奶奶,抱怨牢騷滿腹。一些早年負責帶孫子的奶奶,更是對孫子如今的不親近,無法釋懷。

但奶奶們湊到一起,聊天分析原因,又發現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有時候,未必是孫子不孝順,真正的原因更加值得反思。

孩子越長大,越不喜歡親近奶奶,這是咋回事?

一般來說,孩子不愛親近奶奶,可能是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原因來自 媽媽的壓制,有的媽媽不喜歡婆婆,就不愿意孩子跟婆婆走的太近。尤其是婆媳矛盾嚴重的家庭,媽媽隨意說奶奶缺點或壞話,孩子就更不樂意親近奶奶了。

還有另一方面原因,來自孩子自己。孩子長大后,奶奶不像小時候那麼手把手帶娃了,孫子 對奶奶的親近感就淡了。

對奶奶來說,會懷念過去從小帶娃的記憶。可對孩子來說,現在的記憶更清晰,跟奶奶有了距離感,彼此擁抱、貼臉的動作少了,孩子覺得奶奶很陌生,就不樂意跟奶奶親近了。

可以看出,孩子不親近奶奶,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孝,里面有很多真實原因,復雜且真實。

孩子長大后不親近奶奶,并非不孝,真實原因可能是這些

跟奶奶沒有共同語言

孩提時代,孩子們跟隨奶奶生活,習慣愛好都隨著奶奶的安排為主。但孩子長大后,有了自我意識,有了自己喜愛的事做,哪怕是看電視或娛樂游戲,孩子們也不樂意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所以,在跟奶奶接觸中,孩子會有一種「奶奶老了」的感受,感覺跟自己沒有了共同語言,孩子就會逐漸淡忘了過去的美好記憶,更看重當下的快樂,樂意與同齡人或媽媽在一起。

孩子沒時間親近奶奶

現在的孩子,學習和興趣培養,幾乎占據了生活的全部。即便有周末的放假時間,孩子們也都在媽媽的陪伴下,被督促著進行習慣養成等家教訓練。比起兒時無憂無慮的玩樂,窩在奶奶懷里撒嬌,如今的孩子就算想親近奶奶,可能也沒時間和精力了。

孩子的心情和情緒,被動地打亂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可能真不是孩子不孝順,孩子也是有苦衷的,情有可原。

孩子長大不親近奶奶,這事該怎麼解決?

媽媽多在孩子面前提奶奶

媽媽的角色真的很重要,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久,是孩子世界里非常親近的人,說話有一定的分量。

因此,如果孩子不樂意親近奶奶了,媽媽可以在孩子面前,多提起奶奶對孩子的愛,多跟孩子說一說,兒時奶奶對孩子的好。只有孩子懷念奶奶,對奶奶更尊重和敬愛,孩子才愿意主動多想念奶奶,親近靠近奶奶。

常跟奶奶互動,增進感情

媽媽可以跟奶奶常互動,帶動孩子跟奶奶一起互動。比如,打電話、發視訊聊天、 周末聚餐等。這種親近互動,能增進奶奶和孩子的感情,在奶孫兩代人之間架起橋梁,讓兩代人的感情更濃厚。

自然地,孫子就會時不時想起奶奶,想跟奶奶見面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媽媽也有當奶奶或姥姥的時候,媽媽這樣來培養孩子的孝心,將來孩子也能更孝順媽媽。

互動話題:您家孩子跟奶奶親近嗎?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