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拴,全劇最好的男人就這麼沒了,意難平。
一場交通事故。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 人生這條路太難走了,明明是那麼好的人,可是他的結局卻偏偏那麼悲慘。人生有很多無奈之事。之前我還可憐高加林的悲慘境遇,覺得他是那麼不容易,可是後來跟馬拴一對比,高加林遭遇的那些事又算個啥呢?
或許這就是電視劇中馬拴去世的意義吧,為了讓我們看到:生死面前,所有的不幸都是小菜一碟。你以為自己很不幸嗎?看看馬拴何時抱怨過?他的垂頭喪氣也就是在大學聯考失利后覺得自己無顏見爹娘。面對既定的結果,他選擇接受。巧珍拒絕他,他也選擇接受。
一直以來,馬拴最為可貴的是: 他在認真而努力的活著,活出自己的生命底色 。
只可惜,編劇讓他下線了。
我是不喜歡「馬拴強行下線」這條線的,這條線大機率是為了烘托劉巧珍的「大女主」路線。好像只有馬拴下線了,巧珍才可以走上創業自救這條路。
巧珍是個聰明的女子,她到了陌生的大上海之后,混的是如魚得水。相比較而言,馬拴的路就比較艱難了,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尤其是跟高加林、高雙星一對比,馬拴多多少少有點自卑了。
當馬拴感慨說:高加林、高雙星可真是有大出息了。
巧珍篤定說: 馬拴,你也是有大出息的男人。你為了女兒,為了我,為了這個家,什麼活都肯干,什麼活都能干好,這就是大出息。在我眼里,你是天底下最有出息的男人。
這句話也該警醒我們,要看清楚,什麼才是真正有出息的男人?
高加林是有出息,可是我們必須得承認他對巧珍所造成的傷害,他一邊對黃亞萍來者不拒,一邊享受著劉巧珍對他無私的愛。高加林在拋棄巧珍這件事上始終都是做錯了。
高雙星更是如此,拿著偷來的人生,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他的成功是高加林悲慘境遇的開始,心術不正,即便是日后再走正道,「冒名頂替」是一輩子跟隨著他的污點。
只有馬拴,是沒有什麼大本事的卻是全劇中最好三觀最正的男人。
馬拴,金子般的好品質。
對馬拴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憨厚、老實,不是那麼聰明。
大學聯考接連落敗后,馬拴不敢回家,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沒臉見父母。他復讀這三年,家里是把最好的資源都給了他,可是他愧對自己的父母。這說明,馬拴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看看高雙星,他倒是過上了城里的好日子,可是你看他對父母付出過什麼嗎?還有高加林,他跟雙星一樣更多考慮的是自己,而不是父母。
尤其是跟高加林大學聯考落榜后的反應對比下: 好像所有人都得罪了他 。
但事實上,父母可沒有對不起他。
馬拴知感恩,所以在巧珍對他有過幫助之后,他就發自內心愛上了巧珍。
馬拴的愛,是一種真正成熟的愛,他愛一個人,懂得尊重而不強求。
當他知道巧珍不喜歡他之后不強求,得知巧珍跟高加林在一起之后他也不惱怒,巧珍被高加林拋棄后他也不落井下石,反而安慰巧珍: 你啥錯都沒有啊,過生活誰沒有一個三曲四折的呢,這些都不算啥,我不介意的,只要你沒結婚我就不死心。
他沒有像村里子那些人一樣看不起巧珍,他是打心眼里喜歡和尊重巧珍。
喜歡一個人就要好好對她,馬拴的愛是非常高貴的愛,是要自己努力讓巧珍過上好日子,是愛了從來就沒有「嫌棄」二字。哪里像高加林,他的愛一定得是利己的,這要是自己高升了愛人配不上他了,他就恨不得趕緊拋棄。
而且馬拴在娶了巧珍之后依然對她很好,在旁人看來,巧珍跟高加林有過戀愛,還被拋棄了,名聲不好了。可是馬拴不在乎這些,即便是得到巧珍之后,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很真誠,沒有絲毫地偽裝。
巧珍懷孕之后,馬拴不讓她干活,讓她歇著。
在當時的農村大環境下,哪里會有像馬拴那麼好的男人呢。
就算是放到現在,也很難有像馬拴這麼好品質的。現在有的男人還因為女友跟前任同居過而介意呢?他們的喜歡不是真心的喜歡,而是拿喜歡來綁架你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女孩子,要清醒地辨別:什麼樣的愛才是真心愛你。
對比下高雙星、高加林、高三星,你就能明白,馬拴是一個多麼可貴的男人了。
女兒瑩瑩生病了,馬拴賣了磚窯陪巧珍去上海給瑩瑩看病。
九十年代的農村還是很重男輕女的,馬拴身上沒有這些傳統觀念的迂腐,女孩怎麼了,女孩跟男孩在他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他的命。給瑩瑩看病才是最重要的,砸鍋賣鐵都得看。
他們到了上海之后也沒有馬上找高雙星幫忙,他怕給雙星帶來麻煩,覺得雙星是個外地人,在上海生活肯定也非常不容易。馬拴是很善良的,能考慮到他人的難處,也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
當他知道是高加林幫了他們,他對巧珍說得好好感謝人家。
馬拴是有大局觀的,他也不覺得巧珍跟高加林重逢之后會有什麼,他相信巧珍,他不介意巧珍和高加林那些過往,他感懷當下,感恩在上海可以得到高加林的幫助。過去的都成了過去,最為重要的是把握當下和眼前。
馬拴那麼好,如同金子一般,可還是走了。
所以就更讓人無法接受。
只能說,誰讓他不是主角呢,沒有主角的光環,他再好,在全劇中都是那麼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
很可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