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劉雪華獨居11年,24小時開著電視,她的背后,藏著一億人的痛
2023/05/08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感,方便的話可以點點關注喔~



「我已經與現代人生活脫節了,家里電視一天24小時開著,很害怕摔倒沒人知道。」

或許誰也沒想到,這是曾經的「瓊瑤劇女王」、「太后專業戶」劉雪華說的話。

熒幕上的她是風光靚麗的大明星,然而私下卻無比孤獨。

自從丈夫去世后,劉雪華便開啟了長達11年的獨居生活。

2021年采訪

或許有很多人都說:「這種沒人管的生活太爽了。」

「人家有保姆,有司機,生活很是有滋有味。」

但殊不知,在這一切的背后,藏著一億人的痛……

劉雪華為何獨居?

劉雪華獨居的原因有2點。

第一個是沒孩子。

其實劉雪華之前懷過孩子。

那時候她在和男演員劉德凱戀愛。

兩人都是「瓊瑤劇」的老客戶,所以日久生情便在一起了。

可誰知就在兩人愛的轟轟烈烈的時候,有消息爆出劉德凱有家室。

這一下子,讓劉雪華陷入了輿論中,無數人都說她不道德,破壞別人的家庭。

劉雪華很傷心,要和劉德凱分手。

因為當時兩人是熱戀,誰也不舍得分開,于是劉德凱便和發妻失婚,并且承諾劉雪華:「我一定會娶你。」

聽到劉德凱的甜言蜜語,劉雪華沉淪了。

她很快和劉德凱同居,并且懷了孕。

這一年,劉雪華36歲。

那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會結婚,劉雪華也期待著他們孩子的到來。

可誰知,就在這時劉德凱變心了,他愛上了一個小16歲的女孩,兩人很快結了婚。

劉雪華當場崩潰,悲痛大哭。

最后因為意外,劉雪華的孩子也沒保住,她的身體也生了重病。

從那之后,她便失去了當母親的資格。

第二個獨居原因是不愿意出家門。

離開劉德凱后,劉雪華認識了鄧育昆。

他愛她、寵她,對她好,劉雪華內心得到了治愈,于是他們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不巧的是,有次鄧育昆在修電視信號的時候,不慎墜樓身亡。

只留下了兩只狗陪伴劉雪華。

從那之后,劉雪華就變得無比安靜。

她不愿意出門,一天24小時開著電視,只要一關電視自己就睡不著。

實在太無聊了就拿出平板電腦打打麻將游戲,或者和自己的大姐通電話。

日復一日,劉雪華就這樣生活著。

後來有人想給劉雪華介紹老伴,劉雪華也答應了。

但是由于自己年齡大了,合適的老伴屬實不好找,況且她也不喜歡社交。

所以劉雪華干脆不找了, 她表示10年后就要去住養老院。

獨居生活很心酸

截止2023年,劉雪華已經63歲了,她獨居有整整11年。

或許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作為一個大明星,一個沒人約束的有錢人是很自在的事。

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曾經劉雪華參加了一檔真人秀綜藝《屋檐之夏》。

節目設定是讓幾個漂在外地的年輕人,住進了幾位獨居老人的家,與老人們一起度過一個月的時間,記錄他們共同的生活點滴。

其中有個短發00后的女孩就住進了劉雪華的家里。

面對新朋友,劉雪華很熱情但也很局促。

因為很多東西,她都不會用。

例如,做飯。

起初劉雪華想給小女孩煮餃子,但由于家電都是智能的,抽油煙機她開了半天沒開開。

後來兩人搗鼓了好長時間,才打開。

不僅如此。

就連平時的智慧型手機,劉雪華也不會用。

有次小女孩給劉雪華發消息,問她吃不吃早茶,面對小女孩的熱情劉雪華很開心。

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復小女孩, 但發現自己根本不會發消息,只好打過去電話告知對方

這些年來她一直都在用老年機。

而且家里的電視也是一樣。

她只會打開和關閉,以及簡單的換頻道。

如果有人給她換成智能電視機,劉雪華便立刻不會用了。

在看這檔節目的時候,其實很多年輕人都很驚訝。

甚至還有人質疑:「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劉雪華是不是在演戲?」

其實并不是。

劉雪華出生在1959年,那個時代根本沒有所謂的智能電器和手機,他們早已適應了一切傳統老舊的東西。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科技越來越多,新環境、新潮的玩意兒也越來越豐富。

像AI智能,短視訊直播等等……

或許這些對于年輕人來說很有意思很好玩,但對于老一輩人來說,他們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如今63歲的劉雪華,已經和社會脫節了。

不過,好在有一點,平時劉雪華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保姆阿姨會上門做飯。

有工作了,助理也會通知,還會有司機接送,所以這方面劉雪華還算輕松。

但這也是大明星的生活罷了,那沒有她有錢的普通人呢?

那些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該怎麼辦?

獨居老人最擔心的事

根據官方報道,2021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67億,占總人口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14.2%。

預計到2035年左右,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

其中獨居和空巢老人就有超過1億的數量。

如此龐大的數字,很嚇人。

但事實就是如此。

現在獨居老人遇到的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與社會脫節,遇到危險以及心里疾病。

說幾個真實的案例。

5年前,一位58歲的上海獨居老伯想趁著過年,去看看自己女兒。

可奈何他不會網上購票,于是只好跑各大火車站買票。

但上海太大,老伯根本不知道火車站在哪里,他迷路了很久才找到地方。

好不容易找到火車站,售票員說開沒開始售票,老伯便慢吞吞的回了家。

因為不會在網上看購票時間,老伯第二天又來,又沒開始售票。

來來回回,老伯跑了第六趟總算開始售票。

但意外的是,工作人員表示當天區間車車座已經沒了,想要買有座位的可以去網上看看后兩日。

剛開始老伯沒聽明白,問了好幾次之后,工作人員明顯有些煩躁,后面的乘客也開始催促。

一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二聽不明白人家的話。

急的老伯當場下跪尋求幫助。

一開始老伯還以為只要到了火車站就可以買到票。

可沒想到這麼麻煩。

因為他的兒女都在外地打工,所以老伯不想麻煩他們。

所以造成了現在這個情況。

老年人與社會脫節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多了。

而且他們的人身安全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之前有一檔上海紀實節目叫做《獨居老人調查》,內容主要人群就是獨居老人、空巢老人。

影片剛開頭就是一場令人窒息的畫面。

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滑到,卻沒有人知道。

老人使出全力拍地板,企圖讓鄰居幫忙,但奈何力氣有限,樓下鄰居根本聽不到。

于是老人就在冰涼的地板上流著血慢慢死去。

當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去世5天了,桌子上吃剩下的外賣已經發霉。

2017年,南京一位81歲獨居老太太,因為兒女都在外地,所以老伴去世后她就一直一個人居住。

後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的疾病也越來越多。

或許是察覺到死亡將近,老太太便寫了一封遺書。

當時她還預想著自己去世第二天就會有人趕來。

可沒想到,老太太去世兩個月后才被人發現。

而且發現她的還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鄰居。

除此之外,專家有說過,大部分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都會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他們孤獨又自閉,想和這個社會有聯系,但又無法加入,這種感覺很痛苦。

于是網上便出現了一條高達953萬搜索結果的詞條「老人自X」。

2015年,湖南長沙一位老人,因為沒有兒女也沒有老伴,他忍受不了孤獨,便從自家三樓一躍而下。

2017年,安徽六安霍山縣一位老人,因受不了孤獨的生活便在屋后上吊了。

這位老人有兒有女,但因為兒女都在外地一直沒回來,他一直孤苦伶仃的。

再加上沒有養老保險,老人一直用收破爛、要飯的方式賺錢生活。

後來他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便走向絕路。

同年12月,河南洛陽一位82歲的老人,想要跳河被好心人發現救了回來。

在跳河前,老人嘴里頻繁念叨著: 「我很難受,我生不如死,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

在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集中在年輕人身上,卻忽略了老年人的處境。

很多獨居老年人,他們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不會上網、不會發消息。

甚至遇到危險也沒有力氣喊救命,以至于他們心里產生了很大的疾病。

他們生在和我們不一樣的年代,我們沒有理由去埋怨他們跟不上時代,更沒有理由去批評他們的生活方式。

他們想要的是關心和陪伴。

就像劉雪華,她平時不愛出門,但只要一出門和別人打交道就快樂的像個孩子。

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我們也不希望自己老了之后沒有人關注自己。

所以希望廣大子女們都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也希望廣大媒體朋友們,多發聲呼吁去關注這些老人。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