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給孩子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高層次父母用三種方式代替
2023/06/23

直到一次偶然,我從武志紅老師的講座里聽到這麼一句話:

「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孩子掏心掏肺地講道理,你講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越不愿意和你溝通。」

我才明白:

原來,是我引以為傲的「良言諍語」,把兒子養廢了。

原來,只會跟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永遠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01

給孩子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其實,我早就應該發現: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

比如,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經常跟孩子說:

吃飯挑食,對身體不好;吃冰淇淋太多,腸胃會不舒服;吃糖太多,容易蛀牙......

我們是真心關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等孩子長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講人生、講得失、講學習和努力的重要性……

可結果呢?

你說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我們怪孩子難管、叛逆,其實是錯怪了孩子。

曾看過一段很有趣的視訊:

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在家里吵吵鬧鬧的,爸爸好聲好氣地跟女孩說:請保持安靜。

女孩不僅不聽,還生氣地對爸爸發火:

「你嫌我吵,就是不愛我了!」

女孩的神邏輯讓爸爸哭笑不得。

同時,也再次驗證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和腦科學家蒂娜·佩恩·布賴森的研究結果:

「孩子聽不進道理,原因在于父母養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腦發展規律。」

我們的大腦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理智腦,下層是情緒腦。

而孩子的發育規律是先下層,后上層。

也就是說,對于大腦尚未發展完善的低齡孩子來說,我們講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聽懂。

除此之外,心理學上還有個「超限效應」: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里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記得有一次,我和兒子一起觀看綜藝節目《一路成年》。

節目里,「達康書記」吳剛非常關心兒子陽陽,他要求陽陽的大小事件都要打電話匯報。

他還總是在節目里以「父親」和「前輩」的雙重身份,指導陽陽如何演繹角色,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戒驕戒躁。

節目第二期,他因為要去拍戲退出了節目。

臨走時,不停地跟陽陽交代:

「做任何事,要往最壞的考慮。你要學會堅持,學會忍耐,別人有需要幫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團隊精神……」

陽陽雖然一邊聽著一邊點頭,但表情已經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看到這里,兒子突然盯著我說:

「媽,你不停給我講道理的時候,我的內心就跟陽陽一樣痛苦。」

當時,我不理解兒子為什麼這麼說,但是現在我明白了。

就像一位心理學老師說的那樣:

「父母的嘮叨,看似是關心,其實是一種慢性心理折磨。」

因為,父母無休止的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

這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打擊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看到過一位網友的傾訴:

「從小到大,無論大事小事,媽媽都嘮叨個不停。我越躲,媽媽的指責越嚴厲。我越跟媽媽對抗,媽媽的懲罰越嚴重。

「終日與憤怒、沮喪、自卑為伍,現在的我已經不知道學習的樂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義何在,不知道活著的樂趣何在!」

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和說教,帶給孩子的傷害無異于打擊、貶低等語言暴力所帶來的。

正面管教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只有當孩子感覺更好的時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當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說教,給予孩子尊重和認同,孩子才能獲得自信,變得越來越好。

02

《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后悔你現在做得太多》一書中,有句話說得特別扎心:

「孩子的問題與父母的表現密切相關。」

如果孩子錯了,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所以,把兒子養廢后,我決定換個思路育娃。

1. 用體驗代替講道理

看過這麼一句話:

「體驗和對比是最好的老師,太多東西,你沒有體驗過,就永遠無法理解。」

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在孩子身上。

杭州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癡迷于游戲,不想上學。

爸爸跟他講道理,他不聽。

然后,爸爸做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

帶著兒子去逛逛凌晨4點的菜市場,看看那些想睡卻沒法睡的菜農;

看看那些為了賺錢,為了生活辛苦忙碌的商販們;

看看成年人的世界有多麼殘酷和艱辛;

再想想自己安逸的生活背后,父母都付出了什麼?

結果,男孩不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受到了生活的殘酷和父母的艱辛,更明白了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也學著這位杭州爸爸,帶著兒子看看工廠流水線上的年輕人,帶著兒子看看凌晨2點的寫字樓,帶著兒子體驗搬一天磚,撿一天瓶子能賺多少錢。

結果如我所愿,兒子主動上交了手機,下決心努力讀書。

蒙特梭利說: 「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教育孩子,就是一個讓孩子慢慢體會的過程。

空泛的理論,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只有讓孩子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

2.用以退為進代替硬碰硬

兒子特別喜歡玩游戲。

不管我是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大發雷霆地吼他、罵他,還是強行拔掉家里的網線,兒子都不聽。

有時,甚至會像對待仇人一樣跟我大打出手。

直到我偶然看到奧運冠軍鄧亞萍的一段視訊,我才發現:

與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鄧亞萍的兒子有段時間也非常癡迷游戲。

鄧亞萍沒有責備他,也沒有強迫他戒掉游戲,而是溫和地告訴他:

「你如果真的喜歡打游戲,你可以去走電競這條路。」

之后,鄧亞萍專門帶著兒子考察了兩家頂級電競俱樂部,讓兒子了解他們的作息,看看他們是怎麼訓練的。

結果,兒子一聽到電競一天要訓練12個小時,立馬放棄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和孩子對抗只會失敗,你永遠打不贏孩子,更無法通過對抗培養其合作精神。」

要想讓孩子愿意與我們合作,「以退為進」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強硬地跟孩子講道理,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讓孩子朝著反向發展。

但向孩子傳遞我們的支持、尊重、接納和認可,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則會比任何建議和幫助都有效。

3.用幽默代替嚴厲的說教

國外有一段特別火的視訊。

14歲的女兒想穿超短褲去學校,爸爸為了阻止女兒,特地穿了一條超短褲演示給女兒看:

「把你的短褲拿出來,看看到底有多短?比一比誰的短!」

「你現在要是穿它去上學,我就每天穿著這褲衩接你放學。」

爸爸滑稽的樣子,讓女兒笑歪了,同時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場父女間的沖突。

回想我跟兒子針尖對麥芒似的爭執,開批斗大會似的批評,「神圣不可侵犯」的命令,我不得不承認:

「幽默才是解除敵意最好的辦法。」

因為,幽默的溝通,會讓孩子看見父母的真心實意,會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自動解除敵意,輕松接納父母的建議。

對于孩子來說,如春風般溫柔的愛,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03

《新中式父母》里有這樣一段話,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父母。

「一類是‘吃老本型’父母,他們使用過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通常只會認為傳統教育沒有問題,是孩子有問題。

「一類是‘學習型’父母,他們會去探索與時俱進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會反思,然后尋找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養育孩子就是一場修行。

我們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是一個成長型的父母。

只要我們愿意從錯誤中反思,愿意從現在起改變,愿意把對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認同放在父母權威之上,我們就一定能夠養出一個內心有愛,眼里有光,不負期望的孩子

《好事成雙》:看懂江喜出差那晚受的屈辱,才知衛明為何不碰林雙
2024/06/17
榮飛燕被「糟蹋」后,為何不復仇直接自我了結?妳看桌子上放的啥?
2024/06/17
溫實初一口嘗出酒有問題,還與眉莊纏綿,一個動作救了他們一命
2024/06/17
張若昀實錘,《慶余年2》將播,范閑假死歸京,范閑和二皇子結仇
2024/06/17
「熟女」豫妃有啥技巧?年近30才入宮,卻讓好色乾隆日夜相伴十年
2024/06/17
主角被搶風頭的《今日宜加油》,真不怪主角差,只怪配角太強大
2024/06/17
明明浣碧是完璧之軀,為何十七爺嫌惡她?原著記錄得很不堪
2024/06/17
演過「張三豐」的4位演員,前3位都只是模仿,最后一位已然封神
2024/06/17
她是爾晴的歷史原型,乾隆看了忍不住「翻牌」,生下私生子家喻戶曉
2024/06/17
《以愛為營》告訴觀眾:當女配太過出彩時,白鹿可以去打醬油了
2024/06/17
他是中國最貴演員,40年斬獲33個影帝,只拍過一次廣告卻自責不已
2024/06/17
她被導演要求,吻戲要拍得讓人目不暇接,和男演員一起嘗試各種接吻姿勢......
2024/06/17
太神奇!退休大叔「用塑膠桶種菜」爆紅 一段時間後「成果超驚艷」鄰居都上門討教
2024/06/17
不花一分錢也能制作發酵劑,兩種方法,最快10天就出一大瓶
2024/06/17
這種紅糖水制作真簡單,給蔬菜灌根噴施都很棒,這樣搭配效果更好
2024/06/17
凌晨癌逝!資深女歌手「突惡化病危」享年50歲 昔勇敢「公開坎坷經歷」丈夫悲慟:趕去還是來不及
2024/06/17
5同學開進蘇花隧道!副駕狂喊「減速,開20就好」被BMW超車 隔天看新聞「全部人都安靜」他:當時有兩個黑衣人…
2024/06/17
酒店退房時,一定要記得把這5種東西帶走,不然保潔阿姨會偷著樂
2024/06/17
「張柏芝」長裙被踩差點扯破!下一秒「反應」打臉半個演藝圈,原來她是這樣的人…
2024/06/17
呂良偉52歲愛妻「換髮型」秒回春10歲!旺夫又聚財身家10億「住山頂豪宅」!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