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表面「不愛」3種學生,實則真心呵護,家長看一看有你家寶嗎
2023/04/11

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得到老師的偏愛,是家長非常在乎的一件事。在學校里,可以得到老師的重視,孩子才能進步,都不想自己的娃,在學校是個小透明!

在跟當了二十多年老師的姑姑交流時,才明白,老師表面看起來不喜歡的學生,卻是在真的照顧。

老師表面「不愛」3種學生,實則真心呵護,家長看一看有你家寶嗎

在一般的眼中,有3種學生真的不太討人喜歡,肯定不會讓老師喜愛和照顧,然而,事實上卻能得到老師的好待遇。家長可以看一看,有沒有你家的寶貝!

第一種,成績一般,思維活躍。

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并不突出,可是經常能發現老師的需要,會悄悄給老師一塊好吃的糖,在老師找人干活時,他總能及時發現,把老師要安排的任務,都完成好。

在老師眼里,這類的孩子完全可以提升成績。在會下課時,巧妙安排學習好的學生,給他講一講不會的題,還會讓同學幫他一起學習,自然可以進步得快。

第二種,課上總惹事的學生。

有的學生,在課上愿意接老師的話。老師在上面講,他能在下面接得剛剛好。可是,真正到了學習時,這樣的學生并不會拖著不交作業,還能主動幫同學講難題。

有上進心是成長的開始。表面看起來,這樣的學生總會打斷老師的講課,老師卻覺得這樣的孩子情商高,完全有能力成績更好。

愛心上學時,班上就總有兩個課上接老師話,老師課上經常讓他們發言,還給他們機會,到別的班上聽課,結果,期末考試時,兩個人的成績都進步很大。會教育的老師,不會覺得學生淘氣,只會想出來更好的方法,幫學生進步。

第三種,上課時盯著老師認真聽課,跟著老師一起思考的學生。

老師上課時,提出來的問題,沒有人回答,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沒法講。而且,學生不積極,也會影響老師講課的水平。

老師需要一個發揮的機會,需要得到學生的互動。答錯了也沒有關系,關鍵在于有人愿意答,有學生在支持老師的工作。

如果,老師的問題根本無人回應,教室里的學生全不回答問題,老師怎麼教學?能認真聽老師講課,積極回答問題,跟著老師的腳步,一起思考的學生,會得到老師的喜愛。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在學校受老師的歡迎呢?

首先,培養孩子能看到父母的需要。

在學校能看到老師的需要,是父母培養的結果 。看到老師拿的書和教具非常重,就主動來幫著拿,看到老師的水杯空了,就主動加滿水的學生,肯定老師非常喜愛。

在家里媽媽可以引導孩子看到爸爸的需要,爸爸回家里,讓孩子遞上屋里的拖鞋,看到爸爸想喝水,讓孩子給倒水,給孩子機會成長,肯定能眼快手快。

其次,引導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

怎麼整理好呢?當然是能有固定的位置,拿完東西放回原處。《 弟子規》說:置冠服,有定位。就需要父母培養孩子,自己的衣服和書包,都自己收拾,并且在整個過程中,一直找孩子做得好的閃光點,才能讓孩子堅持整理,變得更優秀。

最后,內心恭敬老師,感恩老師。

古人云:孝養父母,奉侍師長。古時候,學習是要拜師的,為什麼需要有這樣的安排?就是讓孩子從內心感恩老師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成才!

孩子從心里不尊重老師,結果就會出現,上課不愿意聽講,下課不想寫作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看老師的付出時,需要什麼,當孩子從內心開始感恩老師的付出時,會積極學習,會變得有擔當的人!

姑姑在帶班時,眼睛不舒服去醫院治療后,戴上眼罩就回到了教室里,不放心她的孩子們。學生們看到老師生病了,都非常懂事,有的女生還哭了出來,當時,全班的考試成績并不太好。姑姑沒有批評學生,只是問孩子們, 你們盡全力了嗎?

學生從那以后,都積極學習,全班的成績成為年級最好的。當學生真心感恩老師的時候,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班長帶著晨讀,成績好的主動給同學講題,非常和睦的學生們,讓其他科的老師都很感動。父母激發孩子對老師的敬,才能讓孩子進步大!

你會如何引導孩子,在學校里的行為?如何讓孩子養成尊重老師?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