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于敏老師說:小學階段養成的學習習慣會一直延續到國中、高中、大學,甚至一生,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輕松。
在成為小學生家長的新手階段,尚不太了解好習慣對孩子的重要性,也不太懂到底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只是道聽途說,或者按照自己學生時代的習慣,以及老師要求的習慣去指導孩子。在陪讀近12年的時間里,誤打誤撞讓孩子養成了一些好習慣。
現在兒子已經上高中了,回頭看,重要的習慣確實是從小學階段就開始,一直堅持了下來。
陪讀12年媽媽證實:小學階段養成的好習慣,會一直延續到高中。
在學習上,應該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比如制定學習計劃、管理時間、寫讀書筆記等等。但是兒子養成的不太多,最突出的,英語背單詞的方法算一個。
在英語學習中,很多孩子發愁背單詞,前腳記住,后腳就忘。課堂上默寫的時候出錯率很高,還要被罰寫很多遍。在大小測驗中,也少不了對單詞的考察,失分很嚴重。
為什麼單詞這麼難背呢?因為方法有問題!多數孩子會通過反復念叨單個字母+單詞發音+漢語的方式,比如e l e p h a n t+elephant+大象。
完全脫離語境的背單詞方式,不知其所以然,過程枯燥,效率很低,忘記的速度也很快。
兒子從來不會刻意背單詞,給他買過一本高中英語3500詞,兩年了都沒開封。我還生氣他不愛學習,但是測試后發現,人家早都記住了。
看他平時是在玩,實際上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記得很輕松,還很扎實。
他是把單詞放在句子中、文章中進行理解記憶。一個單詞在這篇文章中出現,在另一篇文章中還會反復出現,多讀幾本書,多看幾個帶字幕的視訊,原本陌生的單詞就成了老熟人,見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北外曹文教授也說過,詞匯量和英語能力成正比,小學生通過閱讀背單詞才能記得牢。
兒子在小學階段讀過很多英文繪本、英文章節書、英文小說,後來又看過很多自己興趣范圍內的英文原版視訊,包括動畫片、手機電腦等產品的專業分析視訊等等,養成了在材料中記單詞的習慣,接觸了足夠多的單詞,詞匯量非常豐富。
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更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多做幾套試卷,熟能生巧。我們上學的那個時代就是如此,印象最深刻是國中物理,做題非常多,熟練到考試的時候掃一眼題目就知道哪個答案正確,只需要一半多的時間就可以做完整張試卷。
但是,現在的題目重復率沒有那麼高,更注重對 思維能力的考察,要能夠舉一反三,才能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只是一味重復做題,做不到融會貫通的話,常常是付出了勞動,效果卻不一定很好。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
可以說, 真正的思維改變來自實踐。兒子不喜歡做題,更喜歡在實踐中探索和研究。
記得小學數學認識元、角、分的時候,他不僅要認識,還要應用。他會在家里玩小賣部的游戲,精心設計一個海報和道具,準備一些玩具、書籍等物品,以及一些零錢,讓我們來采購,他負責銷售和找零。模擬在實際中的售賣行為,不僅認識錢幣還知道怎麼使用和計算。
即使是當時不太重要的科學科目,他也是無比認真完成每一個小實驗,會用紙箱做成機器人,用手頭的電路元件串聯并聯做燈泡,會去研究驅動小車的不同動力,會去制作小音響等等。
到國中以后,他依然保持通過實踐學習的習慣,學校里不能做的物理、化學實驗,他都會在家里開展,學數理化非常輕松。
在考試之前,很多孩子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比如心跳加速、拉肚子等等,影響正常發揮。
這主要是因為心理狀態沒有調整好,考前過于緊張,總是擔心該看的沒看、該背的沒背,還要利用考前休息時間臨時抱佛腳一番,記住一個就賺到。
寫在最后:在兒子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我能想到的好習慣就是以上三個,都是從小學階段延續到高中階段,對他都有比較好的影響。
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不同,也許您覺得這些習慣不足掛齒,但只要您意識到小學階段養成好習慣很重要就足夠了。至于孩子還要養成哪些好習慣,要根據對孩子的規劃,愈多愈善。